当前位置:首页 > 这样陪孩子练琴,专治磨蹭!

 

这样陪孩子练琴,专治磨蹭!

孩子做事磨蹭,家长做了所有正确示范,可是论怎么纠正催促提醒都没用?
为什么孩子做事、练琴还是磨磨蹭蹭,永远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今天,我们就针对孩子练琴各种拖延磨蹭的原因,聊一聊对应的解决办法。

练琴没方法,不知道弹什么
妍妍的爸爸妈妈为了能让她安心练琴,每天都把她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妍妍练琴的时候还是总是慢慢腾腾,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什么曲子。老师在回课时发现她的曲子有时候乱无章法,有些曲子还会经常漏音。
妈妈也很苦恼,因为妍妍在家弹琴的时候也是很混乱。有时候弹琴等到弹下一页了,才发现那一页没有拿;换曲子了,才发现没有拿另一首曲子的书,一会儿干这个干那个,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这中间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时间。
这是一个弹琴条理性比较差的典型案例。弹琴时不知道有什么曲子,书准备不齐全,对弹琴的先后顺序没有条理……这样弹琴当然慢了!
— 对策 —
对于妍妍的情况,父母要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让孩子自己动手安排自己的事务,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慢慢学会规划和条理。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被父母剥夺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过度追求完美
有些孩子弹琴出错的时候父母们会立马喊孩子叫他们停住从头开始弹,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样样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所以有错一定要从头开始弹,可是,这样要求的最终结果,不是导致孩子注意力涣散,集中能力差就是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 对策 —
1.化整为零:如果乐曲较难,或者篇幅较长,那么就分段练习——几小节为一段,或者一个乐句为一段——让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这一段音乐里。如果有错误的话,等他们弹完这一段再提出,让他们改正。反反复复的直到弹好,然后再进行下一段。
2.安静听孩子弹琴:在这一段正在专心练习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弹错了,一定要忍住不动声色——包括嘴巴的“啧啧”之类的任何动静,绝不在乐段中间打断他们。

练琴没方法,不知道弹什么
这是一种被动的磨蹭,被父母逼出来的磨蹭。许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弹完老师布置的曲子后再另外弹几首曲子。所以,每天加了许多“父母作业”。
听听一个孩子的说法吧:“快点去弹琴?我为什么要快呀?弹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弹完了老师布置的曲子,我还要弹妈妈布置的曲子,弹完妈妈布置的曲子爸爸的曲子又来了,总之就是没有玩的时间……,还不如慢点弹呢!”
若是爸爸妈妈总给孩子加“父母作业”,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慢,久而久之,渐渐地养成习惯,就真得变成磨蹭的坏习惯了。
— 对策 —
把每堂课老师布置的曲子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孩子在一个半小时弹完成了且弹好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自己主动练琴,因为早弹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没有时间观念,不懂管理时间
孩子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弹琴、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
许多家长总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 “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写作业了。” “该洗澡了!”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时间,孩子当然不用操心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了。
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
—对策—
➤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个时间观念不强的孩子,不仅练琴慢,在任何事情上都会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需要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凡事要多提醒,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性,循循善诱。
➤一分钟专项训练,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
(1)可以每天准备一首视唱谱子,不会唱的可以让孩子识谱,会的就可以唱谱(水平不同,难度不同)。
(2)一分钟写五线谱训练,买一本五线谱可以每天让孩子写一分钟的五线谱12345671(一个八度书写)
(3)一分钟手指练习。每天可以让孩子在桌子上试着“弹钢琴”就像爬楼梯一样,do re mi fa sol la si。
通过以上的训练能够让孩子了解到时间的宝贵,一分钟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时也提高了孩子的识谱能力和调整孩子手型。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二到三组,还要注意记录孩子的练琴水平,并进行对比,及时调整内容。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
明明活泼、可爱,但是明明的父母却一直揪心着他的练琴的时候。因为他练琴时总是东看西看,一会儿玩一下琴键,一会儿挠一下痒痒,一会儿咬手指,一会要上厕所。注意力根本不集中,这样的弹琴怎么能弹的好起来?
老师也反应明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调皮,一会儿和老师笑嘻嘻的,一会儿拿这个东西拿那个东西。
这个属于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这些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一节钢琴课已典型的45分钟为例,如果让他们连续弹琴超过20分钟,他就会走神,如果弹一会琴走神5分钟,练琴当然就拖拖拉拉了,一天肯定练不到多少,有时候一星期都没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练完。
—对策—
➤曲子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这堂课的曲子量难不难,然后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弹会这一首,如完成得好可以给予奖励。
如果曲子太难,根据上课的时间和曲子的量,可以把曲子分割成三个或四个或五个阶段。如星期五孩子要给老师回课,星期一可以规定孩子练第1到第几小节,完后今天就可以休息,然后第二天弹哪些小节,再休息。当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后,练琴质量也提高了,往后练琴的内容和时间就可以慢慢延长,等孩子自己养成高度集中弹琴的好习惯时就不需要家长再分割时间了,自己就可以分配了。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练琴的地方要简洁、整齐,不要在琴上或者旁边堆放玩具等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孩子练琴环境还要安静,请你!!一定不要在后面玩手机!再例如孩子在家练琴,你千万不要在旁边刷剧看电视,声音吵闹环境嘈杂。别把孩子当成是毛泽东闹市中读书!还有不要在孩子练琴时,中途为了关心孩子,又为孩子送水果,倒水,这其实也是在干扰孩子。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