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想提高孩子的练琴效率,就差这张思维导图了!

 

想提高孩子的练琴效率,就差这张思维导图了!

让琴童家长最头疼的,不是如何想方设法让孩子坐在琴凳上,而是如何让孩子能够真正高效地练琴。因为你控制得住孩子的身体,但是控制不了孩子的思维。
想要提高练琴效率,其实只需每周课后多花二十分钟进行总结即可。这二十分钟要做些什么?下面这张思维导图告诉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录课上出现的问题

在每周一节的专业课中,老师不但教授了新的知识,而且纠正了一些之前练习时的错误和不足。这些要点老师不一定都会帮孩子记录在书本上,而是要靠孩子课后进行整理归纳。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刚上完课时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因此孩子课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老师说过的知识点全部记录下来,以便之后练习时进行翻阅。
记录分两种,一种是在谱面上直接圈出错误,并作出标注;另一种是在笔记本上,将错误归类,或是记录某些问题改正的进度,例如:错音:共出现了5处;折指:4指情况稍有改善……

善于总结才能进步
总结上周的练琴质量

课后总结是“对症下药”的关键。

1、总结上周的曲目完成情况
老师在每节课上,都会对孩子上周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课后孩子自己的总结,加深印象。
2、总结进步情况
孩子通过每周的练习,必然会收获新知识,或是改善了某些缺点,这些都是孩子的进步,通过这些进步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
3、总结自身的不足
不足不仅仅指的是缺点和问题,那些在孩子能力范围内,并且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也是需要家长们进行正确引导的。
明确自己的任务
列出本周的练习内容

课后,一定要让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逐一列好,以免造成遗漏。
作业分两类,一类是复习的作业,一类是老师这周新教授的作业。并且把需要花费时间较多,需要着重练习的曲目列在靠前的位置。

计划是提高效率的法宝
列出本周练琴计划

上述对上课情况,本周作业量,以及对上周练琴效果的总结,都是为练琴计划做准备的。计划是提高练琴效率的法宝。
1、计划内容要尽可能具体
计划不仅仅是列出每天要练习的内容,而是要详细到每个时间段需要练习的段落甚至小节。
2、复习内容和新曲目交替搭配练习
练习新曲目,需要花费的精力相比复习要更多,结合复习曲目练习,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3、重难点练习放在最首位
重难点之所以叫重难点,是因为它们在练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想要练好重难点,一定是要循序渐进,每天巩固练习。重难点的解决绝而不是靠一两天就能立马见效的。
4、尽量将所有任务安排在前五天完成
一周有七天,除去一天上课的时间,就还剩六天。虽然每天都制定了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孩子总会遇到一些类似生病,考试这样的突发情况,所以需要富余出一天。
如能在五天内完成所有练习,第六天就会相对轻松,但练琴绝不能免。第六天可以用来查漏补缺,巩固练习,提高回课质量。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