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一定要知道学琴的5个真相……

作为一位琴童或是琴童家长,这些关于学琴的真相,你们都知道吗?如果你一直还在为孩子学琴进步慢,没效率而困惑,那下面这五点也许就是问题的根源。


学琴不练琴就等于白学


学习一门乐器,必须要知道“三分学,七分练”这个道理,如果只靠一周上一节课就想取得进步,那不好意思,老师每节课就只能帮孩子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老师上课传授的是一些理论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但最终想要掌握这门乐器必须要孩子去实践,靠每天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熟练技艺。学音乐是熟能生巧的过程,而不是纸上谈兵。


只为了考级的学琴等于白学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学琴,甚至还没有开始学琴的时候,就会问老师:“我家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考级啊?”难道学音乐就是为了考级吗?
学琴是学习一种演奏器乐的能力,是一种提高自身音乐素养的方式。如果只为了一纸证书而学琴,那孩子每年的任务就是弹好考级的那三四首曲子,这样的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就算是孩子在三年内就考过了十级,那他的真实水平也一定没有十级,而且他对音乐认知也就永远停留在那几首曲子上,甚至过了几个月,孩子连那几首曲子也忘了是怎样弹奏的了。


不重视基本功,音乐之路必定走不长远


学乐器就像是建楼房,建楼房之前一定要花大量时间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楼房才能建的高;如果地基打不好,那也就只能建一个小平房了。
在学一门乐器时,打基础虽然很枯燥,而且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成效,但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基本功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的进步将会是巨大的。而如果不重视打基础,那不出一两年,孩子必定在学音乐时会遇到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想要突破它,除非重新打基础。


经常请假的孩子,肯定学不好琴


学琴贵在坚持,这种坚持也包括定期上课。一般而言,孩子每周至少要保证一次课。如果经常请假,不仅会造成孩子懒散的学琴态度,还可能会因为在家练琴的错误习惯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纠正,而一错再错。保证上课频率也会让孩子在练琴时保持紧迫感,提高练琴效率。
有时候家长认为学琴的课费贵,如果孩子没弹出来或者弹不好就不去上课。但家长们有没有想过,你可能省了一次学费,但这也延误了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态度的机会。这样做不但琴没有学好,同时也造成了孩子不可逆转的坏习惯。


经常换老师的孩子,肯定学不好琴


诚然,遇到一个好老师比较困难,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一开始选老师的时候就一定要慎重。一定不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一个离自己家比较近,或是学费非常低的老师,认为如果老师教得不好,大不了之后再换。
首先,孩子最开始系统认识音乐,感知音乐,就是从他的启蒙老师开始,如果启蒙老师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随意涂画,即使纸上的印记可以被擦除,但终究还是会留下划痕;其次,如果跟错了老师,不仅浪费了学费,也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琴一旦形成了一些错误的弹奏方法,想要再去纠正,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学不好,就一定是老师的责任,所以频繁换老师,这种做法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学不好琴,首先家长应该从孩子和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的换老师,让孩子不断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和上课习惯,孩子也会越来越迷茫。
所以说,学琴如果经常换老师那一定学不好。
以上就是关于学琴的5点真相,希望所有琴童及家长都能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孩子的琴路更加顺畅!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