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祥:练琴要有机械师的心态,才能有演奏时的音乐完美

张世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被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先生赞誉为“当代世界上最佳的小提琴教师之一”。多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小提琴,培养学生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无数。1995年移居悉尼,曾先后在澳大利亚国家大学,悉尼音乐学院,澳大利亚音乐学院,悉尼大学音乐系,威尔士大学音乐系任教。
祖克曼在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厌其烦地教他们的运弓动作,那么运弓动作跟表达音乐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当代最著名的小提琴教授 Ivan Galamian 从不讲解音乐,可是他却教出了这么多的世界一流的演奏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综上所述,从理论的角度深入认清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正确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是盲目的,而不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也只是空谈。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练琴”和“演奏”是两件性质不同的事情。知道什么是“练琴”,然后我们才能研究如何“练琴”。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开汽车和修理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开汽车的时候,你不必担心机油是怎么加的?刹车片是如何工作?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因为汽车机械师已经给你的汽车加好了机油,检查了汽车的刹车片,也检查了发动机工作情况,更换了所有需要的部件,而且进行了多次的试车,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就是了。所以驾驶员和机械师对待汽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驾驶员只要随心所欲地开车,修理员必须分析每个部件的职能,保证它们正常运转。
“演奏”小提琴是个艺术性的情感的活动,在演奏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我们的理性放在一边,以便让我们的感情自如地发挥。而“练习”小提琴是个理性的分析活动,这就需要演奏者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当我们练习的时候,我们把所要演奏的东西分成许多小块来学习,要研究演奏这段乐谱所使用的弓法和指法,要研究演奏技巧和动作,再考虑如何把这些片段的音乐组织成一个整体的优美的乐曲等等,这时你的状态就好像是个机械师。
我们来看看机械师的工作:当一个机械师面对一部发动机时,是把整个发动机分块进行研究的,他要尽力了解机械的每个部件的功能是怎样运作的,每个部件又是如何和其它部件链接在一起的。同时他要查看每个部件是否按照设计的功能在很好地进行运转,他要把这些部件逐一调整到最好的状态,然后确保整个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当他做好了这一切之后,他就可以胸有成竹把这部发动机投入使用了,因为他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好。
举例来讲,当你“演奏”一首作品的时候,你要从头至尾的演奏它,如果你中间停了下来,你就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但是如果你是“练习”这首作品,你就要使用机械师的心态对待这首作品。你很少需要从头至尾演奏它,相反的你会把这首作品分成很多可以掌握的小块,而且反复演奏它们,一直到你能顺利地演奏好每个部分。当你拿到一首作品的时候,你会很快地投入到“演奏”状态中,你会非常喜欢演奏它,因为你会享受到一种来自“演奏”的良好体验。但是当你“练习”一首作品的时候,因为你需要对自己的演奏进行某些改进,你的享受感要通过许多次的练习之后感觉到自己的演奏得到了改进才会有。所以我们往往不太喜欢后面这种状态,也因此忽略了“练习”的重要性。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认识这个问题很重要吗?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这里有个大家都容易陷入的误区: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我们拿起琴来拉上一个小时,我们就是在“练琴”了。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可能不仅不是在“练琴”,甚至也没有在”演奏”,只是在那里胡拉。如果你并不想把琴拉得好些,胡拉也没有什么不对。如果你是想把琴拉得好,那么“练琴”就是要有机械师的心态:
“演奏”是演奏整首乐曲,“练琴”是练习乐曲的某些部份;
“演奏”使用的是感觉,“练琴”使用的是思考
“演奏”时候注意力要集中在音乐上,“练琴”时注意力就要集中在动作上;
“演奏”是遵守音乐的逻辑,“练琴”是遵守动作的逻辑;
“演奏”时是想知道自己现在演奏得如何?“练琴”时是想知道自己的演奏是否得到改进?
“演奏”的乐趣来自演奏得好;“练琴”的乐趣来自能力的改进;
“演奏”时一切都已经决定好了;“练琴”的时候就是在决定一切。
我们知道了“演奏“和”练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之后,下面我讲述一段我的教学经历:多年前我到国内的某个城市访问,当地的一位有名的小提琴教师安排了他的一位小学生跟我上课,孩子演奏的是杨善乐作曲的【夏夜】,我非常耐心地在告诉孩子“琴要拿平,弓要拉直,耳朵要听音准,心里要数拍子”的时候,这位教师走过来对我说,“张教授,您知道夏夜这首曲子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吗?是讲一位60岁的老人,经过夏日白天的暑热之后,晚上坐在湖边,拿着一把芭蕉扇,轻轻的摇动,边上还有一壶茶,那种悠哉悠哉的感觉!您要这样教孩子演奏这首曲子”。我不知所措地望着他,于是就慢慢地问他说:“您可能还知道这位老人的生日吧”。我接着对他说“您应当去教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我只能去教幼儿园的孩子”。他十分得意地面带微笑地看了看在座的听众。
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的小提琴教学如果不跟演奏动作相联系的话,就很少有成效。为了能让大家理解,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是如何演奏小提琴的;我们是依靠我们的手,手指,手臂,背,肩膀,身体的动作来演奏小提琴的。如果你手持小提琴,只是想演奏音乐,但是没有动作,如何演奏?除非你有了演奏的动作,否则什么也不会有。所以音乐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是使用我们的演奏动作拉出来的,当然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既然我们是依靠动作来演奏音乐,而且动作是我们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东西,我们就要树立这样的看法:为了演奏音乐,我们就要练习动作。
这是我们对什么是练琴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看法,而且这种看法也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有的。大多数的人对如何练琴持有更高级的想法,例如句法,风格,表现等,这些事情当然是重要的,我们当然需要花时间研究这些事情。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所有这些美好的想法如果没有演奏动作就不可能实现,如果你的手指不听话,你的这些美好的想法都无法实现,是你的演奏动作实现了你的这些美好想法的。
请大家记住我们不断重复的一个想法:练习就是培养我们演奏音乐所需要的理想的演奏动作。
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周广仁也曾提出:
学琴若想学得好,就必须打一个好基础。
学乐器就像造房子一样
需要打好地基
学乐器的地基是基本功
基本功的好坏决定了乐器演奏者的实力
1、打地基的老师:是较难立即看见成果的老师。
造房子的时候,地基打的好坏,关系到房子能造多高。然而打地基的时候,外人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地基是在地下的。乐器演奏也是一样的,老师在教授基本功的时候,花费了许多心思。然而学生看不见,家长不理解,因为练习基本功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2、注重打地基的老师:一定是有远见的老师。
“ 是否会打地基 ”是衡量一个老师好坏的标准。如果不是一个好老师,那他只会草草地教学生一点基本功,之后就练习各种乐曲,手指还没练到相应程度,曲子弹起来很容易七扭八歪,就像还没学好走路就开始跑步一样!这样基本功不扎实,音乐之路必将走不长远。
3、肯打地基的老师:一定是真心教学生的老师。
花哨好教,地基难打。老师教学生基本功需要很大的耐心,并且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