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
来源:琴行周報 作者:琴行周報
时间:2019-04-07 人气:848
现在不少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就有音乐素养,所以从孩子去学钢琴。这本是很好的事情,但问题来了?该不该让孩子考级呢?钢琴家茅为蕙为您解惑,其实孩子学钢琴,考级弊大于利。
现在有的考级已经变成了学生学琴的目的,家长之间攀比的工具,小升初的报名表格之一,老师偷懒的最佳“掩护”,早已远离了陶冶孩子情操的初衷。
01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
不管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家长一定要认准孩子的确略有音乐上的灵气和兴趣再慎重开始,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才能和热情。建议家长通过对孩子手、耳、记忆力等几方面的简单评判,来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音乐潜质。
四五岁的小孩子,手形已经基本能看出来。一是看手指特别是关节部分是硬还是软,太硬不行,太软更不好;二是看各个手指之间离得够不够远,手张得越开,以后弹琴越轻松。至于手指的长度,小指最好能到达无名指最上面一个关节。
耳朵关系到乐感和节奏感。大人拍掌让小孩子跟着唱歌,看他是否跟得上节拍,是否有本能的节奏感。或者放一个钢琴曲,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当的形容词来表示,比如,说像放鞭炮,或者说是像爆米花的感觉。
测试记忆力,可以由妈妈唱一首歌,让孩子学着唱,看孩子有没有基本的音乐模仿力。或者放一个曲子,第二天再放一遍,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这三点都具备,那么孩子的音乐潜质至少是在标准线之上的。
对于初学阶段,建议先上集体课,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孩子记忆、领会学到的东西,而且大课更有课堂的氛围,学生会更有敬畏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讲。上完一段时间的集体课后,再改为一对一的小课。这时候,孩子对钢琴和键盘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了,钢琴不再是个庞然怪物,再上小课会感觉更自然,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02 该给孩子选择怎样的钢琴老师?
启蒙老师的性格比演奏水平重要,年纪大小无所谓,但一定要有外向的性格,要有起伏的音调,要有纯真的笑容,要跟孩子的性格产生化学反应。要挑孩子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那种声音动听、笑脸吸引人、性格开朗的老师。
说起选老师的标准,一口气说了好几个“要”,强调启蒙老师最重要的特点是有爱心。
老师要真心觉得教孩子弹钢琴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情,要把教琴当成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是装不出来的。最好的老师,是既不乏严厉但又随时面带微笑,没有废话,更没有大话。老师应该对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状态也要保持稳定,不能第一堂课表现得不错,之后就越来越马虎和松懈。
钢琴老师要经常给予孩子表扬,要有想象力。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孩子最好的启发和激励。中国的老师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表扬非常吝啬,这是我最不能赞同的。赞美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赞美会使孩子想做得更好。
至于想象力,启蒙老师不能用这里响,那里轻;这里对,那里错这种孩子不感兴趣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两个不同音量的乐段,可以把一个形容成舞台上有很多小孩子在跳舞,另一个则形容成“这里只剩一个小孩子在跳了”,也可以用大象、小鸟来形容音高和音量,让孩子既喜欢听也听得懂,有非常直观的印象。
03 去老师家还是请老师上门授课?
家长和孩子该守哪些规矩?
上课的时候家长该不该陪?回答是“绝对应该”。
上课的时候家长能不能发言?肯定地说:“绝对不可以。”
家长一定要陪初学的孩子上钢琴课,但绝对不要在课堂上充当老师的助教。
从第一堂课起,家长就一定要辅助老师树立尊严,即使老师说的话有值得商榷之处,也不能当面指责,和老师的沟通要避开孩子事后进行,回家以后,也千万不要和孩子谈论老师的对错。“至于和老师交流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实话实说,如实表达自己的感觉就行。”
04 孩子有必要考级吗?
八月份考级,三月份就开始练。几首乐曲让学生翻来覆去弹上小半年,没有享受,只有机械的练习,不要说孩子受不了,家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过于强调考级,很少涉及考级以外的曲目,除了几本考级的谱子,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在乎。
进度太快,根基不稳。2级以后考5级,5级之后考8级……摩天大楼的30层已准备装修,但从3楼至29楼都是空壳子!
容易导致家长和家长之间、孩子和孩子之间的攀比,6级、7级意味着什么,代表孩子怎样一个客观的水准,老师、家长、孩子都是一片茫然。
学生考级往往成了老师偷懒的最佳办法。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考同样的级别,重复练同样的曲子,老师用不着因材施教。
最后,提醒家长思考:当考级成为孩子学琴的唯一目标时,是不是考完10级的孩子就真的把钢琴学好了?很多家长当初让孩子学钢琴是为了孩子做一个有修养、有品位、有艺术细胞的人,但潦草和勉强的考级,真让孩子更有修养、更有品位、更有艺术细胞吗?
05 十问琴童家长
问题一:让孩子学琴,是不是因为邻居家的孩子或幼儿园的同学也在学钢琴?你是否觉得如果你不送,孩子就可能落于人后或者你没有尽到责任?
问题二:让孩子学钢琴,你是否有“圆自己小时候没实现的梦想”的成分在里头?哪怕是极少的成分,是不是也会对你的决定有微妙的影响?
问题三:是不是考虑过所有常见的才艺项目,比如画画、芭蕾、网球等,最后才决定选择钢琴?还是从未考虑过,就是一门心思认准钢琴?
问题四:你是否已经决定为自己增加一份不拿工资的工作?送孩子去学琴、陪孩子去练琴,需要全心付出,不仅没有薪酬,孩子还有可能误解你。至少在四五年时间里,你是否做好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
问题五:孩子一人学琴,全家会失去很多娱乐时间,周末可能不再完整,出门旅游3天后就必须往回赶……对于这些牺牲,全家做好准备了吗?
问题六:在让孩子学琴的问题上,父母是否在所有主要事项上都能达到基本一致?比如钢琴放在哪里?学费的承受能力怎么样?练琴的时间每天多长?孩子不想练了怎么办?孩子进步不快怎么办?
问题七:对学琴中出现的意外现象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孩子是个天才,一朝成名,你们准备怎么做?如果孩子弹了好几年仍然成绩平平甚至出现叛逆情绪,又如何处理?
问题八:如果孩子最后只能成为一名钢琴教师,或者钢琴只能成为他一项并不算特别突出的业余爱好,你会后悔吗?
问题九:练琴是很痛苦的,你会不会看到孩子太累、太苦而舍不得?你能否狠得下心来要求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问题十:你能否保证永远有积极向上的激情,只给孩子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即使在你情绪不佳或孩子不太听话的时候,也保证对孩子绝不会谩骂和体罚?
有家长来回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