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梅纽因小提琴大赛冠军老师殷柯(二)

殷柯老师,任职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他的学生蔡珂宜在2018年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少年组中,获得第一名。
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对殷柯老师的教学充满了好奇,有幸采访到殷柯老师,学习他的教学经验,以下是这次采访的文字整理的第二部分。

1,您的学生比例是什么样的?年龄分布大概是怎样的?
15岁以下的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二,10岁以下的有五分之一,我喜欢从小教,我认为很多方面需要从小开始引导。
2,您在选材的时候,会关注孩子的哪些素质呢?
如果孩子已经会演奏的话,就比较直观,从他的演奏中看协调性,还要看一看听力的敏感度。
我们学校也有零基础教学,我们也要做筛选,通常会做一些简单的听力和节奏测试,具体就是一些简单的节奏模仿、音程距判断以及唱歌。另外,会看这个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专注力。手也会看,但没有特别异常的话,我们不把这个作为主要参考。
零基础选材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环节,少量孩子是明显非常适合拉小提琴的,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我们也不能保证做总是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因为孩子后面的发展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会产生影响,比如生活的环境、家长的态度、孩子的发育等等。
3,音乐性的引导是否在孩子早期的教学中就引入呢?
基本上是的,每一首作品我都会给学生讲一下作曲家、创作背景、音乐风格等等。一般来说,只要学生能把谱读清楚,我就开始讲一些和音乐性相关的东西。可能不会说得非常深入,但是我要让他们知道有音乐性这个概念。岁数大一点的学生,我会要求他去们网上自己查,把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等等信息搞清楚。
但是,这方面的内容能讲多少?还要看学生的能力。当学生还存在很多基本技术问题的时候,这方面的内容就没有办法讲得很深入,首先要保证把谱面的基本内容演奏清楚。
整体来说,讲解音乐在教学方面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这样孩子会快乐一点。 蔡珂宜的教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细致,她读谱非常快,音乐记忆能力非常好,所以我们就有很大的空间在这方面进行挖掘。
4,蔡珂宜在梅纽因大赛中的演奏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您能再具体谈一下嘛?
是的,她的音乐想象力非常丰富。我和他妈妈都特别注重这个方面,无论是上课,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在积极引导、训练她。在生活中的想象力也很重要,会玩、能玩的孩子,创造力会更丰富。
在她还小的时候,我经常对她说:“每一段音乐,你想表达什么?想体现什么?”要求她想清楚,甚至可以随意一些,无论想的是对或是错,只要有想法就可以,但是你不能说我不知道或者想不出来。
在我们学习《卡门幻想曲》这部作品的时候,一起认真研究了《卡门》这部歌剧,她看了很多遍,她的妈妈用蔡珂宜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解了这个故事,把故事主线搞清楚。对蔡珂宜来说,要搞清楚谁是坏人,谁是好人,这一段情节是怎样的,紧张的还是轻松的,让她带着情绪去演奏。 当我们学斯文森《浪漫曲》的时候,我让她去看挪威风光的纪录片,通过挪威风景尽量去感受一下这个国家。我问她:“当你看到这个国家的风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丝寒意吗?你能不能把这种寒意体现在你的音乐当中呢,把音乐拉的有一点冷,让人感受到一丝苍凉。”在她的教学中,我们做了很多这样的想象和尝试,帮助她产生一些音乐的灵感。
5,作为老师,应该去哪里寻找在教学上的灵感呢?
我认为首先要有对音乐的热情以及对教学这个职业的热爱。另外,经常去听一些音乐会、大师班等等,带着学习、欣赏的角度去听去看,总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