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提琴“奥秘”说

近百年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着一种对小提琴的看法,就是300年前意大利大师制作琴的奥秘失传后,至今再难做出与那时相媲美的好琴,似乎那时的奥秘永远消失了。在音乐的世界中,无论从音乐艺术或是物理科学的观点看,小提琴虽非在技术科学指导下制作而成,但以其并不复杂而又有点奇特的结构,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从物理学来看也是符合原理的。但是要想揭开其中之“谜”,就算是科学昌盛的今天,也并非是件易事。
对乐音和乐器的研究,早自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等文明古国时期即已开始。限于科学技术水平,长期间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小提琴于16世纪后期在意大利成形问世。紧接着在其故乡,经由几家作坊的匠师们之手,制作出了一批无比完美的提琴。迄今,普遍户认为那些意大利琴中之精品,在以后的300来年中无有超越者。当时,那些匠师是如何凭经验制作出那些提琴的,因未留下科学的记录和总结,其中的“奥秘”从此失传。
于是,围绕着意大利古琴,产生了种种既使人感兴趣又令人费解的事。例如,小提琴价格差距之大,是其他产品所罕见的。同样用几片木料制成的小提琴一,廉者仅百十元一把,而意大利古琴常值数百万美元,有些国家还视之为国宝予珍藏。
因此,世界各地充斥着大量鹰品,把仿制品用尽各种方法整治成有如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琴。有些这样的“杰作”,确实真假难辨,不仅常使演奏家上当,也常使提琴“考古家”难辨真伪。在音乐活动中,古提琴也有特殊魅力。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如事先宣布用的是某把著名意大利古提琴,不仅演奏家本人信心倍增,听众的情绪也为之奋,为音乐会平添不少成功气氛。
这里,不能说不存在某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古琴效应”。从科学的、客观公正的观点看,无论是科学家或是音乐家,均认为古琴并非都是于全十美的好琴,后来有些优秀制琴家的作品中也有可与古琴相媲美,甚至有些方面有所超越的杰作。但也不可否认,达到那样的境界是很难的。古琴中尤以意大利克雷蒙那的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有些最佳作品,至今少有可与伦比者。300余年来,小提琴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后来的制品,也多以古琴为范本。科学家在研究中,也以古琴为典范,与新琴相对比。
小提琴的种种传奇事迹,不但激发几代制作家为赶超古琴而做出不懈努力,并吸引不少现代科学家加人研制行列。自19世纪起,即有一些著名物理注学家着手此项研究。1930年前后,已有物理学、力学和声学及化学等多方面专家,利用种种科学仪器以至高新技术,潜心于提琴研究。难能可贵有些科学家还兼具制作家或演奏家的资质。
现在可以说,长期蒙在小提琴上的在被层层揭开。但是指望此项研究成为一门的技术科学,直接用于指导提琴制作,尚有一段艰难的历程。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