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考研笔记

1.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为我国东汉流传的一首著名古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共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从每段的小标题判断,《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符,具有怫郁慷慨、戈矛纵横的斗争精神。六部分中正声是全曲的主体部分,主题音调充分展现,音乐由低沉忧郁发展到豪迈激昂,采用了拨剌、撮音、泛音等演奏手法,描写聂政由怨恨到愤慨的思想变化过程。开指、小序、大序诸部分是正声的酝酿准备阶段,在音乐上出现了两个主题音调的雏形,旋律哀婉低叹,表现了对聂政悲惨遭遇的同情。乱声、后序是正声的发展延续,音乐进一步展开,拨剌等各种手法的运用造成了热烈辉煌的效果,表现对聂政不屈精神的歌颂。

2. 阳关三叠:唐代歌曲,又称《阳关曲》或《渭城曲》,歌词选自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只有四句,但离愁别绪、真挚情意尽在其中。该曲宋时已失传,目前所传唱的乐谱是根据清末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整理而成,歌曲共分三大部分,后有尾声。歌词形式有较大变化,只在每段的段首用王维的原词,后面加入三段不同的歌词。音乐缓慢优美,凄凉缠绵,运用了八度大跳、转调等手法,将乐曲推向高潮,听后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3. 海青拿天鹅:琵琶曲,又称《海青拿鹤》等,产生于元代,是现今所知流传最早的琵琶曲。全曲共有十八段,充分展示了琵琶的各种演奏技巧,其音乐有数次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了海青出现前的欢乐宁静,海青与天鹅的紧张搏斗,海青得胜返回后重新恢复的和平场景。

4. 昆山腔:戏曲声腔,又称昆腔、昆曲,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昆山。它原为流行在昆山一带民间的南戏清唱腔调,因创始人顾坚居于昆山附近而得名。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历经十年,对昆山腔在曲调、唱法、乐队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使之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

5. 临川四梦: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四部代表作品,分别为《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牡丹亭》一剧最为著名。汤显祖在戏曲创作中,重视文采曲意,不拘于格律的束缚,讲究词曲优美,在音乐上大胆创新,吸收并灵活运用大量海盐腔所用的曲牌,常常突破南北曲旧有格律,使《牡丹亭》等剧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6. 福建南音:传统器乐合奏丝竹乐的一种,又称南曲、南乐、弦管、南管等,清代广泛流行于福建厦门、泉州、晋江、龙溪及台湾、香港等地。福建南音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音乐曲调优美柔婉,节奏平缓,风格古朴优雅,乐器有琵琶、洞箫、品箫、三弦、二弦、拍板、南嗳、响盏、四宝、双铃、小叫、木鱼、扁鼓等。

7. 黄河大合唱: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历史图卷,歌颂了人民的斗争精神,控诉了侵略者的罪恶行经,塑造了坚定不屈的中华民族英雄形象,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在音乐创作中,冼星海采用了独唱、齐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卡农等西方作曲技法。各个乐章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全曲规模宏伟、雄伟浑厚,音调吸收了劳动号子等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8. 白毛女:新歌剧。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等人作曲。作品通过“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传奇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处于地主阶级残酷压迫下的农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他们紧跟共产党、推翻旧世界的决心。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创造性地吸取了民间音乐,并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使该作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戏剧性,成为我国新歌剧的标志性作品。

9. 3.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 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任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任该校校长, 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品和 《学校唱歌集》等.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 1947年病逝于上海.

10.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 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 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 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 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属于我国30年代高水平音乐创作。作为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国立音专”,即“学院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及时“国立音专”的光荣,也是中国音乐的骄傲。代表作有《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长恨歌》、《思乡》。

11. 简述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

答: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二胡曲创作和对二胡的改进和发展上。

创作方面,他创作了二胡十大名曲,是近代流传最广的二胡曲。这些乐曲充分体现了其富于个性的创新精神和继承传统学习西洋的同时又有新发展的创作特色。

民族器乐改进方面,他对民族器乐教学,尤其是二胡教学,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是通过他的二胡教学实践,为二胡在高等艺术教育中争得了合法的地位。他以成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蒋风之、储师竹、陈振铎等二胡名家,形成了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第一个二胡学派。

他对二胡音乐的其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改进。创造了二胡弓法、指法及其他演奏符号。使二胡音乐的记谱法规范化;采用小提琴固定音高定弦法等等。这些关系到二胡艺术表现、传播、教育的基础建设,有效地促进了近代二胡艺术的发展。

12. 简述聂耳作品的历史意义。

聂耳的救亡歌曲在中国三十年代的抗日救亡时期占有突出的地位。

聂耳的群众歌曲,大多采用左翼文化工作者充满激情和战斗号召的革命诗篇作歌词。他成功地创造了一种适于这种新诗的歌曲形式。

聂耳的群众歌曲除了抗日救亡的内容之外,还有一些是描写国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的工农大众。它们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苦难,表现了他们的愤恨和反抗,同时,这些作品也充满了力量、信心、毅力和乐观的气质。

聂耳的群众歌曲不仅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巨大的社会现实斗争的意义,也对中国歌曲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歌曲创作方法、艺术形式的创造,对新时代的反映、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的创造。

13. 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主要贡献:

答:1.梅兰芳在做工和舞蹈方面富于创造性,将昆曲中载歌载舞的表演运用到京剧来,表情细腻,身段优美。改变了以前青衣以唱为主而忽略做表的倾向。

2.他首创古装戏中的“古装”扮相与服饰,开创了京剧旦行装扮的全领域。除对传统剧目进行加工创造外,还编排了许多时装戏。

3.在表演上,改变了“|以生为主”的局面,开拓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

4.梅兰芳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盛誉的第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

5.他是京剧界一代宗师

6.他对我过京剧艺术发展做出了及其卓越的贡献,代表着旦角表演艺术的时代高峰。

14. 黎锦晖的儿童歌剧音乐及其历史意义

儿童歌舞剧是以反映儿童生活题材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观众对象,由儿童自己表演的包含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歌舞音乐、舞台道具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但以“歌舞”为其主体,这是黎锦晖在“五四精神”的倡导下创造性的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音乐品种,在近代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历史意义:1)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

2)学校中各科的教材,有许多可以采用歌剧里去,通过排练和演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功课

3)可以训练儿童们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态,可以养成儿童们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

4)歌舞剧的化妆、服饰和布景等都需要儿童亲自动手设、制作。通过实践,可以“锻炼他们思想清楚或出世敏捷的才能”以及“将来处理大事的才干”

5)提倡歌舞剧,不仅可以在学校内可以造成“协和甜美的境界”,而且“对于社会教育,有极大的帮助。

15. 歌剧《白毛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有何地位?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答:地位:1.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2.开辟了一条探索西方歌剧民族化的道路。3.是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的“要使文艺很好的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组成部分”,文艺思想的直接产物。4.它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将展示出新景象。

内容:五幕歌剧,《白毛女》内容反映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的重大题材。作品深刻表现了地主各农民两对立阶级的矛盾与斗争。将农民的善良,痛苦与斗争精神和地主的艰险,狠毒,残忍形象进行了典型化的艺术处理,作品具有特定时代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形式:歌剧音乐对于人物形象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戏剧化的创作经验,以人物主调贯穿发展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毛女》的音乐主要是建立在河北,山西等地方民歌和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秦腔等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并运用板枪变化的手法使得曲调具有人物性故化的特征,以塑造了不同特点的人物形象。其次,它还成功地采用了西方歌剧的合唱,重唱和间奏曲等形式。

16. 聂耳歌曲创造性的艺术成就

答:聂耳是是中国救亡音乐一面光辉的旗帜,他在短短两年间时间内,创造了新歌剧《杨子江暴风雨》,30首话剧,影片主题歌,插曲与歌曲共计有35首歌曲和3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他主要通过30年代进步影片进行歌曲创作,体现了围绕着抗日救亡题材而写作的音乐特点。他是罕见的音乐天才,在民族存亡之际,用音乐吹响了时代之号角。创作以抗日救国与民族解放为核心内容,体现了时代精神和革命倾向,作品成功率很高。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之为国歌。

 

返回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