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把小提琴”见证数代音乐人赤子之心
来源:文汇报 作者:姜方
时间:2020-11-09 人气:1353
这是一把拥有85年历史的小提琴,琴身上因时间流逝而留下斑驳的痕迹,却也闪耀着历经岁月洗礼的温润光泽。它由著名音乐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谭抒真在1935年制作于青岛,也是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在中国制作的第一把小提琴。上海乐器展提琴馆将于明天举行“中国第一把小提琴”捐赠仪式,这把琴将由广西南宁华侨实验高中退休教师廖超杰捐赠给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

从“第一把”到“最后一把”,他用一辈子践行对提琴事业赤诚的爱
1935年,28岁的谭抒真在青岛,制作了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在中国制作的第一把小提琴。2002年去世这一年,95岁高龄的他制作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把提琴。“在我的一生中一刻也离不开音乐。没有音乐生活就失去动力、失去乐趣。音乐就像空气和水,我不能想象没有音乐生命怎能延续下去。”正如谭抒真自己所说,他用一辈子践行了对音乐和小提琴事业最赤诚的爱。

小提琴传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用的都是外国制作的琴,中国人不会制作,也不会维修。1924年,谭抒真在青岛学琴之时,一次琴坏了,只能拿到上海去修,花费60元巨资,等了一个多月才修好,可拿回来不久又坏了。华天礽说:“那一刻,老师深深感到,拉琴的人一定要学会修琴。于是他就琢磨着自己修琴,并设法从国外买了制作提琴的参考书,订购了工具和材料。”彼时,谭抒真在青岛认识一位会做提琴的美国大提琴家希尔勒,他们时常在一起研究制琴技术和方法。就这样,谭抒真在青岛做出了他的第一把小提琴。

“从琴中的标签和琴的特征来看,这把写着1935年由谭抒真作于青岛的琴,真实性是没有疑问的,这也是目前资料可查、现存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制作的第一把小提琴。”华天礽说。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上海为乐器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音乐学院乐器奇缺,上海音乐学院在1950年成立了乐器制作室,由时任上音副院长的谭抒真兼任乐器制作室主任制作乐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成立。由于在乐器制作特别是提琴制作方面取得了卓著成绩,当时上音受到国家轻工业部委托,为全国培养提琴制作人才。从全国各地选派的15位提琴制作工,在上海进行培训并由谭抒真指导,他们日后成为国内各地提琴厂的负责人。其中广东派来的陈锦农,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际小提琴制作比赛中获金奖的小提琴制作家。

上海,当之无愧地站立在中国提琴制作专业领域的潮头。1978年,上海音乐学院率先设立提琴制作专业,从全国各地招了两届共十个学生,谭抒真以71岁的年龄亲自任教,开创了在音乐学院设立乐器制作专业的先例。随后,全国各音乐学院也纷纷建立乐器修造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乐器制作专业人才。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上音又选送乐器制作专业的学生出国深造,使我国乐器制作的专业水平很快与国际水平接轨。2019年仅上音乐器修造专业就培养了四名硕士、42位本专科毕业生、105位进修生,为我国乐器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